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天下大事 > 国内经济 > 正文

企业面临复工与抗疫两难 专家建议继续延假慎用二倍工资

来源: 中新经纬  2020-02-04 10:32

[ 延迟复工对任何企业都有影响,但是如果不延迟而造成员工被感染、被隔离,企业被迫全面停工,则影响更大。一旦放松防控造成疫情反复,全社会都会承受更大的代价。所以困难时期,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全社会一起共克时艰。 ]

新冠疫情的暴发和蔓延,使得春节假期一延再延。2月3日是国家法定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开工日,虽然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多地的假期已延长至9日晚24时,但仍然有很多企业从3日开始安排了正常上班或是在家办公。

在这些延迟了假期的地区,从2月3日到9日,职工上班应该如何发薪?经过春节假期这一周来的讨论,业内已经形成了共识,即按照上海人社部门的口径为权威来操作:企业无论是安排职工在家工作还是到岗工作均应当视为加班,均应按照2倍的标准发放工资。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纷纷表示,虽然按照劳动法,企业需在疫情假期间支付二倍工资,但这只是短期临时性的措施。若2月9日之后,有企业仍然无法开工,则需要政府、企业与员工进行工资协商,以减轻企业负担。对于届时仍未复工企业,建议在延长假期阶段不采用双倍工资方式支付。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延迟复工对任何企业都有影响,但是如果不延迟而造成员工被感染、被隔离,企业被迫全面停工,则影响更大。一旦放松防控造成疫情反复,全社会都会承受更大的代价。所以困难时期,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政府也应该大力支持,全社会一起共克时艰。

2月3日复工企业需付2倍工资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1号)规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因疫情防控不能休假的职工,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安排补休,未休假期的工资报酬应按照有关政策保障落实。

1月27日,上海、浙江等第一时间延长到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起复工;1月31日,北京也宣布延长假期至2月10日。根据智联招聘对11000多名白领的调查显示,41.7%的职场人所在企业计划在2月3日复工,18.9%更是将复工时间延长至2月10日,以上二者共计60.6%。

而复工之后的工作模式,上述调查显示,42.3%的公司倾向于继续在公司办公,17.8%的公司倾向于在家办公,5.1%的公司倾向于让员工继续申请休假,还有34.8%的公司尚未决定工作模式。

从2月3日复工的情况来看,很多IT/通信/电子/互联网公司都采取了在家办公的形式,其中包括腾讯、百度、华为等很多部门可以选择在家办公。同样,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公司采取在家办公的占比最高,为32.1%;其次为商业服务,占比28.3%。当前,互联网行业不仅自身推崇在家办公,多家互联网企业还在疫情期间免费为全社会提供远程工作解决方案。

滕泰表示,很多新经济企业都已经安排非必要去公司的员工在家上班,这很值得推广,执行软性就业和弹性工作管理,并辅之以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考核,既能有利于防控也能减少损失。

第一财经记者也了解到,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发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呼吁企业将在家办公视为正常出勤,不得以缺勤或旷工为由扣发或减发工资。

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费予清表示,延迟复工是疫情需要,休息日加班要支付两倍工资。其间鼓励职工在家上班,对此,企业也应算做休息日上班。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法律的角度看,疫情假可以视同法定假。员工是根据政府管制措施而不能到岗工作,并非自己离岗休息,企业有义务按合同规定,支付员工工资。支付双倍工资是针对疫情期间上班而言的,也就是视同法定假期间加班。

企业面临复工与抗疫的两难选择

根据中国社科院等开展的“企业开工力调查”,67.7%的企业最多能承受1~2周的复工延期。有接近六成的企业正在或预期可以在2月14日开工营业,生存压力是最主要动力。而对于另外的四成企业,它们预期无法正常开工主要是对疫情的担忧和人员返回的限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小企业承担了我国80%以上就业,疫情无法在短期内被控制,企业长期无法正常开工,中小企业岗位将大幅度缩减。

刘兴国表示,疫情的暴发与应对,属于特殊的突发性灾难,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有能力的企业与个人也应分担部分责任。为有效控制疫情,政府采取了临时性的特殊措施,并为了保证相关措施落实,又提出了与之配套的一些举措,这些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于其中某些措施的落实,需要企业承担一些成本。

张成刚就提到,目前由于疫情导致地区封锁,企业复工面临“要人没人、要物没物”的困境。春节后本身存在人员招聘困难,疫情加剧企业用工难,政府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线下招聘会。同时,节后回流劳动力因为疫情阻隔无法按时回到岗位,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河南、重庆等劳动力流出大省。

同时,企业原材料供应、相关设备企业、分销企业等复工时间不一或被困于封城区域,单一企业复工无法获得原材料与设备供给。

滕泰表示,病毒肆虐时间越长,对企业经营影响越大;而短期防控越坚决,则病毒肆虐时间才能越短。虽然企业家理解这个利害关系,但是毕竟短期防控的代价是实实在在的。其中,中小微民营企业短期受冲击比较大,部分大企业也面临着供应链冲击、市场需求减少和用工短缺,劳动者长期闲置在家也有经济损失,对此可以通过等多种措施给予适当的支持,比如苏州发布了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就很值得借鉴。

张成刚表示,企业即使近期顺利复工,企业仍然面临员工感染病毒风险。一旦员工队伍中出现疫情,特别是提供了员工宿舍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导致企业再次关闭风险。但如果不复工,企业又有完成订单的压力。企业面临复工与疫情防控的两难选择。

政企联手共度时艰

中金公司2月3日发布的研报称,短期停工可能会对经营杠杆或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线下服务业及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企业等带来较大的现金流压力。疫情冲击将导致企业部门的现金流骤然收紧,信贷渠道有限的中小企业可能“脆弱性”更甚。

滕泰表示,目前部分企业反映受疫情影响营业收入减少、现金流困难的情况,接下来可能更多企业会因为继续放假收入减少而感受到成本压力,因此建议政府针对性地给予支持,但在支持过程中要区分不同情况,集中力量帮助经营困难企业持续经营、保就业稳定,而不是保企业经营利润不受冲影响,更不能因为舍不得短期经济利益而放松防控。

刘兴国表示,一方面,虽然企业承担了这些措施落实的成本,但政府未来可能会在减税降费方面对企业进行普惠性的补偿,最终还是由政府承担了这些成本。另一方面,即使是企业承担了这些措施落实的全部成本,从长期看,也是为了保障后续持续发展的必要支出;如果不采取这些措施,不有效控制疫情,整个社会发展可能出现失控,企业持续发展自然也难以为继。

“作为企业,面对当前严重疫情,应理解与支持政府为控制疫情而采取的特殊举措。当然,政府、企业与员工,三方可以就因应对疫情而延迟复工期间的工资水平进行协商,适当减轻企业压力。”刘兴国表示。

张成刚建议,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逐步推动企业复工,同时高度关注复工企业员工队伍健康状况。对未复工企业,建议在延长假期阶段不采用双倍工资方式支付。同时,继续通过实施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如疫情进一步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可以通过集体协商方式讨论员工工作与工资安排。

[责任编辑:CX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