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房企告别“激进”
来源: 新京报 2019-03-29 11:092019年需偿债规模5000多亿元。
告别“激进” 房企低调控风险
3月的第四周,房企密集发布年报,包括万科、恒大、融创等龙头房企相继披露2018年的财务报告并举行业绩发布会。纵观2018年的房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征:销售增速整体放缓,营收持续迎来丰收之年,但同时出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下降、资产负债率攀升等情况。
2019年,在房住不炒的整体基调下,调控政策将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随着债务兑付高峰来临,房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偿债压力,快速去化与回款,保证现金流的安全与财务的健康,成为房企今年的重要工作。在此背景下,不少房企选择主动减速提质以应对风险。
增速放缓
2018年下半年,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的一句“活下去”瞬间引爆舆论,从刚开始令同行们的瑟瑟发抖,到中间舆论转向“万科作秀”等质疑声,再到后来,巨头们频繁的战略收缩、卖股求生、裁员降薪、降价促销等动作,令市场真切感受到冬天来了。
而随着年报集中发布,各种财务数据也正一步步印证2018年楼市的真实状况。据记者观察,截至3月27日,已经发布年报的40余家上市房企,2018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速是46%,低于2017年的48%,仅看数字,增速并不差,但是不增反降的走势说明了市场的趋冷与去化速度的放慢。
这其中,龙头房企和部分中小房企的降速尤为明显,排在第一阵营的房企,包括碧桂园、万科、恒大、绿地、中海、保利、华润等平均增速只有24%,其中,碧桂园增长31.3%、万科增长14.5%、恒大增长10.1%,都低于前一年的同比增速,还有绿城、龙湖、雅居乐降速明显,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为6.9%、28.5%、14.5%,2017年同期是28.45%、77.1%、52.4%。
相反,部分中型房企在规模赛道上并未急踩刹车,尤以首次进入千亿抑或是冲刺千亿、两千亿阵营的房企明显,中国奥园2018年实现销售额912.8亿元,同比增长100%,首次进入千亿正营的中国金茂、金科股份、融信中国、富力地产增幅高达85%、81%、73.35%、60%,还有两千亿门槛前后的房企包括阳光城、新城控股、世茂房地产、招商蛇口的增速都不低,分别上涨78%、74.8%、74.8%、51.3%。
调低目标
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虽然“房住不炒”并未出现,但是此后住建部相关负责人重申“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定调2019的政策思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防风险将贯穿全年。大势已定,房企的日子并不好过,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去化与销售问题,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是即将到来的债务集中兑付高峰,如泰山压顶。中指研究院研发中心总经理白彦军指出, 2019年房企需要偿还的国内外的信用债规模将近5000多亿元。
因此,现金流安全、财务风险管控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从部分房企相关负责人业绩会上的发言可知,加速回款、减速保质、现金流安全成为新一年开展工作的关键词。
郁亮在万科2018年业绩报告《致股东》中再次强调“白银时代”,“那个市场单边快速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那个行业整体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对于2019年的市场,龙湖集团CEO邵明晓的判断是“市场不会再出现暴涨行情,我们的态度是谨慎、乐观”。鉴于此,龙湖将今年的销售目标定为2200亿元,预计同比增速为9.65%,低于2018年28.5%的增速。中海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3500亿港元,预计同比增速为16%,低于2018年29.8%的增速。
旭辉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1900亿元,增速只有25%。阳光城将2019年的销售目标定为1800亿元,同比2018年仅仅增长10.53%。雅居乐的销售目标是预售金额达到1130亿元,预期同比增速10%。雅居乐主席兼总裁陈卓林表示,今年10%的增幅是看市场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定这个指标也是比较保守的,“在政策下,市场还是有的,我们的投资和未来的发展计划都是审慎乐观的。”
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强者恒强,尤其是在拿地、找钱仍看重规模与排名的当下,仍有不少房企在规模赛道上冲刺。扩张带来规模,但也伴随风险。对房企来说,2019年,要警惕去化、资金链、融资、投资等各种风险。
[责任编辑:CX真]
- 房企争相挖矿: 城市更新坐享招拍挂数倍利润率 (2019-03-20)
- 50城卖地5967亿同比降20% 土地市场降温房企拿地退烧 (2019-03-19)
- 房企重燃拿地热情 北京、苏州地市最出彩 (2019-03-08)
- 房企债券到期“洪峰”将至 “借新还旧”致融资井喷 (2019-02-21)
- “抢人”升级 二线城市打开房企投资窗口 (2019-02-21)
- 楼市1月低迷开局 (2019-02-19)
- 开年房企生存调查:销售低迷资金链承压 融资飙升超2100亿 (2019-02-18)
- 多房企发债计划遭中止 偿债能力成关键 (2019-02-15)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