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天下大事 > 国内经济 > 正文

易会满履新:直言不讳、以理服人的监管者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9-01-28 10:19

易会满履新: 以理服人的监管者

宋易康宋易康

[从过往经验看,国有四大行的董事长人选一般都是由央行或其他副部级单位领导接替。相较之下,从行长职务升任大行董事长的则相对少见,易会满的能力可见一斑。]

1月27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易会满已向董事会提交辞呈,因工作调动辞去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任命易会满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易会满在工行做了临行前的讲话:“要离开工商银行的工作岗位,心中充满不舍,也有不少遗憾。有一些想做的工作还没有做,有些事情虽然开了头,但还没有做出成果。平时有些情绪急躁,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批评人不留情面,请同志们多多担待,多多包涵。”

非名校毕业、从基层干起、深耕工行30余载、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从易会满的履历来看,这位大行董事长的脱颖而出,成功演绎了“逆袭金融大佬”的传奇故事,然而这并非易会满的职业顶点。

历届证监会主席的位子都犹如烫手山芋,肖钢任内,A股行情跌宕;刘士余任内,大起大落,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股市更是经历了大幅波动。如今易会满接棒证监会主席,资本市场能否迎来春天?

三次逆袭

1984年,易会满从国家级重点中专浙江银行学校(现已升格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城市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杭州市分行,担任计划处计划员。但随后伴随着中国银行业专业化改革,易会满几乎与工行改制同一时间来到工行,可以算是开山鼻祖般的老员工。

1985年,易会满从杭州市分行计划处副处长做起,从最基层一路经历了计划处处长,二级分行副行长、行长,一级分行副行长、行长,直至金字塔的顶端。

2013年,工商银行元老级高管、原行长杨凯生卸任,易会满接任杨凯生成为工行行长。这被外界看来是易会满的第一次“逆袭”。彼时,49岁的易会满在工行任第四副行长,根据2012年工行的业绩报告披露信息,王丽丽、李晓鹏、罗熹等工行副行长均排在易会满之前。

易会满的第二次“逆袭”则是他走入公众视野以后,顺利完成了从行长到董事长的跨越。2016年5月,一代银行家姜建清谢幕工行,在工行体系内部已经锤炼31年的易会满接任董事长一职,成为工行新的掌舵人。

如今,易会满任证监会主席,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第三次“逆袭”。

直言不讳、以理服人

从过往经验看,国有四大行的董事长人选一般都是由央行或其他副部级单位领导接替。例如,2016年原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接棒农行董事长职务。2017年,中国银行原董事长田国立平调至建设银行董事长。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相较之下,从行长职务升任大行董事长的则相对少见,易会满的能力可见一斑。

一位接近易会满的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祖籍温州的易会满业务能力强,市场经验极其丰富,学习能力也很强。

易会满非常坦诚,直言不讳,但又“一板一眼”,以理服人,给第一财经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如,在2017年上半年举办的工商银行业绩发布会上,已经出任工行董事长的易会满面对该行当季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要求的“红线”,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首先承认问题,他说,过去工行拨备覆盖率曾下降至150%以下。但是工行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不多,并且盈利保持较稳定,按照审慎性原则,拨备提取较少。按照新的会计准则,拨备覆盖率按新口径已经到了169%,风险抵御能力比较强。此外,发布会结束后,易会满还不忘陪记者待一会儿,多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

两年来,在易会满掌舵下的工行,资产规模已经突破20万亿,但2018年利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资产质量逐步改善。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工行实现净利润2401.20亿元,同比增长4.82%。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8%,年化加权平均权益回报率为15.15%;实现营业收入5770.55亿元,同比增长7.71%;利息净收入4236.30亿元,同比增长10.28%,并获得第一财经2018年度金融价值榜年度银行称号。

直指行业发展弊病

虽然掌管资产规模超20万亿的全球第一大行,但从近期易会满出席各大论坛的发言讲话中不难发现,他在思考的不仅是一家银行的经营业绩,针对金融行业如何健康发展他都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并针对行业发展弊病,提出多项改良建议。

例如,2017年,银行业曾有过简称为“三三四”的金融同业监管整治风暴。易会满在“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说,治理金融乱象不能一蹴而就,要建立一张能反映金融业运行整体情况和风险实质的超级资产负债表。他认为,一张能反映金融业运行整体情况和风险实质的超级资产负债表能从根源切入,在基础问题上进行顶层设计,可以使我们对各类金融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方、对症施治。在今天看来,易会满的思考颇为全面,在2018年下半年金融政策转向,强调有针对性的去杠杆这一想法颇具前瞻性。

又如,在2018年8月的“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易会满针对支付产业鱼龙混杂的乱象喊话,呼吁规范支付管理刻不容缓。这也与后来支付行业“断直连”有序平稳过渡、行业进一步规范相呼应。

2018年下半年,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是行业关心的话题。四大行中,易会满率先亲自带队来到浙江杭州和绍兴两地,实地走访调研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工作。易会满称,在如何扩大信用贷款范围、额度及抵押物方面,银行需要在把握实质风险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对典当文化的依赖。

易会满调研归来,工行立即召开发布会,全面升级该行普惠金融服务,此外还发布倡议书支持小微融资,后来又与100家民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8月,易会满在工商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深入展望了下一步中国经济形势与挑战。他说,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外部不确定性对世界对中国经济带来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领域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矛盾显性化,并向金融部门金融领域传导。利率市场化、跨界竞争、监管新政对银行的监管成本跟合规的要求会带来更多的成本投入等等。易会满认为,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带来的挑战也是必然的。

2018年11月,易会满谈及银行股的估值问题。他说,要客观、理性地看待银行业,更要用战略的、宏观的思维来看待银行业,还需要善于把握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第一,要全面客观地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预期,“尽管有挑战,但中国经济在全球增长势头最快之一的大趋势不会变”。

第二,要全面判断金融科技对实体金融的影响。易会满说,不可能谁替代谁,也不可能你死我活。经过五年的发展,现在的情况是各有定位,优势互补,是通过合作来共同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发展。

第三,要全面客观判断资本及资产质量、净息差等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要素,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大家比较一下全球银行业,中国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比世界上很多国家要好得多。”

不过第一财经梳理发现,易会满对于资本市场和股市的言论和观点较少。他称,要建立统一的金融基础制度。要对市场各类不同监管对象的同类业务实施标准一致的统一化监管。要坚持基础资产透明。对各类通道、委外类金融产品要穿透识别底层基础资产,防止“套娃”式包装,消灭不透明,做到不管风险如何改头换面,始终有一双火眼金睛。此外易会满特别强调,要重视监管部门的有效联动,要完善中央与地方监管分工。

[责任编辑:CX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